近日,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校學生挫折教育的提案》答復中表示,加強包括挫折教育在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大學生個體的心理狀態和所處的社會心態息息相關。以整體視域協同推進大學生挫折教育和良好社會心態培育,心理彈性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切入點。
心理彈性是指面臨壓力事件時,能夠恢復和保持適應行為、在逆境中成長發展的特質和能力。處于順境的時候,人們會自然地呈現出對自我的悅納、樂觀的情緒和積極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與結果出現落差、目標實現過程受阻的時候,就難免感到挫敗、驚詫、失望,甚至痛苦、憤怒、自我否定,這時候心理彈性就可以由內而外地發揮保護性作用。
生活中遇到心態失衡的情況,大多緣于自我認知偏差。增強心理彈性,首先要辯證地認識“成功”,特別是成功的標準應該更加多元化。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智力是個體用以解決自己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運動、人際關系、內省等多種類型。同理,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成功的定義也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相較于財富、文憑、地位等這些外顯指標,對自我優勢特長的發掘、對內心真實渴望的正視、對創造個性化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共建公平美好和諧社會的責任感……這些更加符合個體成功的內涵,也更能激發持久的內生動力。因此,要增強大學生心理彈性,首先要做到對“成功”標準的審視和再定義,為降低風險沖擊、保持自尊自信創設前提條件。
幸福感是一種對客觀世界評估之后產生的主觀體驗,亞里士多德將幸福的來源分為兩類:一類被稱為享樂,遵循直接、快樂的原則,通過即時的感官滿足來獲取幸福感;另外一類被稱為良好生活,遵循過程、意義的原則,通過參加既能實現自身潛能又能給生活帶來意義的活動來得到幸福。長遠來看,只有那些需要付出努力去發揮潛能、產生價值、帶來意義感的事才是幸福最可靠的來源。因此,無論是對于個體還是社會來說,構建一個均衡、穩定、可持續的幸福感體系,都是很有必要的。用真正能帶來意義感和使命感的事物支撐起精神家園,同時也把那些簡單的、純粹的、個性化的喜好樂趣加以設計點綴。要增強大學生心理彈性,讓幸福的主流和支流都暢通起來,匯入無懼驚濤駭浪的人生之海,有效調節各種負面情緒,達到理性平和的心境狀態。
根據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人際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每個人的社會關系都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漣漪一般,圈圈層層,愈推愈遠。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親密的家庭聯結、適當的同伴交往、積極的宿舍文化、互信的社會關系等可以提供360°環繞式保護,特別是在自己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時候,差序格局網絡就像是“心理海綿”,幫助緩沖甚至吸收壓力與痛苦。要增強大學生心理彈性,應該大力提倡維護和諧友愛的關系、推動營造公平正義的氛圍,鞏固高校乃至全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心態基礎。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
編輯: 蔣驍飛
|